12年前,我第一次参加联合国维和,离开家乡安庆乘火车去北京集结,那年,我女儿6岁,还未上小学。岳父、我爱人牵着女儿去车站送行。当火车将要离开的一刹那,原本被第一次参加维和的新鲜感、兴奋感充斥的我,突然被离别的感伤所笼罩。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,我将远离亲人们、特别是可爱的女儿,要在一个完全陌生、孤独的异国他乡独自打拼。
右一为作者王军
在科索沃,我和另一名中国同伴在地区工作。“行万里路”,维和任务倒是觉得处处充满了新奇有趣的人和事。工作闲暇时,真正感受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孤独、第一次的别离。我至今仍然记得,在女儿3岁左右的时候,洗澡的时候调皮,我拍了她屁股一巴掌,但在科索沃,我老是想起这个事,无数次的后悔。那种忧伤,觉得这一年不在女儿身边,是生命里无法弥补的损失,但这就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缺失与分离。
12年后,轮到我送女儿去上海读大学。女儿,十八岁。这个城市,她曾旅游、观光过,已不陌生。离别时,我和爱人依依不舍,但是对于女儿,好象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,我想尽量把任何事都安排好,但又想让她锻炼自已干,告别时,女儿倒是非常镇定、甚至催促着我们,根本意识不到即将而来的离别。我的心里再次感到莫名的感伤,既是感到女儿翅膀长硬独立飞出家门的骄傲,又是对离别无奈的承受。
回想12年中,只要有时间,我尽力陪伴在女儿身边,因为有科索沃的感受、总是隐隐感觉到12年后,女儿会有独自出门的那一刻,总是感受到陪伴的幸福和快乐。我喜欢和她讨论,因为我从女儿身上也学到很多,她的真诚、善良、看问题一看到底的敏锐。我总是说不要在意考试的失败,不要让负面的情绪影响自已。因为每一次的失败,都会让你学到很多。“有时候,你甚至要感谢你的敌人让你变得强大”。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女儿一路走来,独立学习能力逐步提高,特别是她对英语的爱好,能够认识外面更大的世界。我发现还有个有趣的现象,这么多年过去了,联系熟悉维和的战友们的子女,基本都学业优秀,大多上都是“211”以上的大学,不能不说维和人长年坚持自学、自律,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又是12年后,送完女儿上学,我又踏上第二次维和之路,这次只有岳父和妻子高铁站送行,因为有手机、互联网发达的通讯,对分离已经是两个概念,就当是出次远门了,拿出手机,随时可见,互联网让空间距离不复存在。
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布”。分离是伤感、痛苦的,我们正是在这样的伤痛中,收获了一个个成长的力量。而作为一个父亲,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,经过分离,才能迎来一个个收获的季节。
一次别离,就是一次成长!维和,伴随着我们成长!
作者:王军(安徽维和警队成员 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主任科员)
就在前不久的父亲节
远在南苏丹的安徽维和警队罗志勇、许志毅
成了最幸福的人
因为他们收到了家里的小朋友来信
他们是警察
他们是父亲
他们是我们的骄傲
安徽维和警队
【警探】时刻关注
-END-
来源:安徽维和警队
本文仅代表开云平台观点。
本文系开云体育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